一、前期準備與規劃
1.結構安全評估
委托專業機構檢測煙囪主體結構(如磚砌體、混凝土強度、裂縫情況),確保承載力滿足美化施工要求。
若存在結構缺陷(如傾斜、局部剝落),需先進行加固修復(如打抱箍、灌漿補強)后再美化。
2.環境與氣候考量
溫度:避免在高溫(>35℃)或低溫(<5℃)下施工,防止涂料干裂或結冰。
濕度:相對濕度>85%時暫停噴涂,避免涂層起泡。
風力:高空作業時風速需≤4級(約5.5-7.9m/s),防止材料墜落或噴涂不均。
3.設計合規性
色彩選擇需符合當地城市規劃或航空管制要求(如避免與信號燈混淆)。
圖案設計避免政治、宗教等敏感內容,優先選擇企業LOGO、環保主題或抽象藝術。
二、材料選擇與耐久性
1.涂料性能要求
耐候性:選用氟碳漆、聚硅氧烷漆等戶外專用涂料,抗紫外線、耐酸堿腐蝕,壽命≥10年。
附著力:涂料與基材(磚、混凝土)的附著力需達1級(百格測試無脫落)。
環保性:VOC含量≤150g/L,符合國家環保標準。
2.輔助材料
底漆:根據基材類型選擇專用底漆(如磚墻用滲透型底漆,混凝土用環氧底漆)。
膩子:使用柔性耐水膩子填補裂縫,防止后期開裂。
防腐層:若煙囪排放腐蝕性氣體,需在基材表面涂刷玻璃鱗片涂料或鋅基涂層。
三、施工工藝控制
1.基面處理
清潔:高壓水槍沖洗表面浮塵、油污,必要時用砂紙打磨或噴砂處理。
修補:對裂縫(寬度>0.3mm)用環氧樹脂灌縫,孔洞用聚合物砂漿修補。
粗糙度:混凝土基材需達到30-50μm的粗糙度,增強涂層附著力。
2.涂裝工藝
分層施工:底漆→中涂→面漆,每層間隔≥4小時(濕度≤75%時)。
噴涂參數:空氣壓力0.4-0.6MPa,噴槍距離30-50cm,交叉噴涂避免漏涂。
圖案實現:復雜圖案需先用激光投影儀定位,再手工或模板噴涂。
3.高空作業規范
腳手架:搭設雙排鋼管腳手架,立桿間距≤1.5m,剪刀撐每6跨設置一道。
吊籃:使用經檢測合格的ZLP系列吊籃,額定載重≤500kg,配備防墜落裝置。
安全帶:作業人員佩戴雙鉤安全帶,掛鉤固定在獨立生命線上。
四、安全與環保措施
1.人員防護
施工人員需佩戴防毒面具、護目鏡、防滑鞋,高空作業時禁止穿硬底鞋。
定期檢測作業區域粉塵濃度,超標時暫停施工并啟動通風設備。
2.防火防爆
現場禁止明火,動火作業需辦理審批手續并配備滅火器。
涂料儲存區遠離火源,溫度控制在5-35℃之間。
3.廢棄物處理
廢涂料桶、砂紙等分類回收,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。
清洗噴槍的廢水需經沉淀處理后排放,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1.涂層起泡:基材潮濕或涂層間間隔過短;確保基材含水率<8%,延長層間干燥時間
2.圖案模糊:模板定位不準或噴涂壓力過大;使用激光定位儀,調整噴槍壓力至0.5MPa
3.高空墜物:工具固定不牢或物料堆放混亂;設置工具袋,劃分物料堆放區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